2017-05-29 18:07评《荡寇风云》
? 随着英国脱欧、特朗普执政,全球化问题似乎一度遭遇挫折。但不论我们是否愿意正视,全球化自开始之日,已俨然不可逆转,而且必将愈演愈烈!作为文化领域的电影,便是绝好的证明。在当下,来自印度的《摔跤吧,爸爸》以热血励志的故事引发街头巷议,主演兼制片人的阿米尔·汗银幕内外书写传奇,...[阅读全文]
2015-12-10 21:29评《禁忌关系》
《禁忌关系》的故事来源于我一个非常好的朋友。他曾经跟自己的学生有过一段不伦之恋。在他的倾诉中,一个电影故事有了它的雏形:一个性感小萝莉向有家室的男老师复仇,最终将他逼上绝路。酷!极致!参考的感觉就是美国的《水果硬糖》。在我近些年的观影和阅读经验中,影响我最深的,一个是韩国的写...[阅读全文]
2014-07-23 13:58评《后会无期》
在《后会无期》中,陈柏霖饰演了一名叫江河的老师,他要从中国最东边的一个小岛——东极岛到中国最西边的一所学校教书。作为东极岛为数不多的走出小岛的人,冯绍峰饰演的浩汉驱车送行。一路上,他们看遍风景,相会爱情,教育他人,也遭遇欺骗。 韩寒的这部处女作无关春秋大义,只...[阅读全文]
2014-05-29 10:29评《窃听风云3》
“窃听”元素辅助下人物的斗智斗力,是《窃听风云》系列自推出第一部电影起,一直延续的情节核心。此次,《窃听风云3》作为系列的终极篇,放弃了前两部的警匪故事,转而开辟全新视角,聚焦于房地产。香港新界的土豪们在土地利益争夺中,产生多条爱恨交缠、善恶难辨的故事线,不到最后一刻,人物的命...[阅读全文]
2014-03-20 21:31评《白日焰火》
《白日焰火》:赢不了的人生 《白日焰火》是导演刁亦男从霍桑的小说《威克菲尔德》中得到的灵感:一个离开自己家的男人,躲在旅馆里,窥视自己的妻儿,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。刁亦男便把这个人物放在电影中的碎尸案主谋梁志军身上:他杀了人后,将自己身份证件放在被害人身上形成被害假象,而自己则...[阅读全文]
2013-12-28 02:21评《等风来》
? 拆解一部电影,大多都可以从名字开始。《等风来》与“治愈系”一样,都贴着小文艺的标签,似乎有点不知所云,但是如果参考另一个名字——《幸福旅行团》的话,意义不言自明,它是要通过一群人的旅行寻找幸福。这是一个盘子足够大、却没让人还觉得饿的电影,因为它从头至尾就是一部逻辑不清的...[阅读全文]
2013-12-22 11:37评《私人订制》
别看冯导在公众场合动辄便跟各种力量叫板,但是在电影中,除了少数的几次撒娇,总体而言,他还是一个坚定地走群众路线的好导演。《私人订制》跟既往之作《顽主》(不是冯小刚导演,但依旧是王朔编剧)、《甲方乙方》的结构形式几乎无异,同时也与《非诚勿扰》保持了叙事和视觉上的连贯性。冯小...[阅读全文]
2013-12-02 22:44评《扫毒》
警匪片是香港电影传统中最为重要的一只力量,即便港片由盛转衰,依旧没能断了警匪片的这支香火,究其原因,个人认为,警匪片的类型容器可以承载更多的戏剧与视觉功能,比较贴近于香港的娱乐工业属性。 20003年,香港电影岌岌可危的时候,《无间道》系列的横空出世被当做香港电影的救市之作,虽然只...[阅读全文]
2013-12-02 01:32评《扫毒》
警匪动作片算是最具电影化特征的类型片种,原因有二:从叙事以及戏剧性角度上来说,警匪对抗不仅可以提供前景故事中的冲突张力,而且可以满足背景故事所需要的道义理念,诸如忠诚与背叛、人情与法制,还可以进一步地探讨人性深处的幽暗与罪恶。从电影的视觉化角度考量的话,这一类型片种提供的爆破...[阅读全文]
2013-09-29 02:09评《乔布斯》
我没看过《乔布斯传》,也不是果粉,单纯从影片戏剧性的角度来说,《乔布斯》很不好看。主要问题就是出在了对人物的理解上。一部电影的主线人物如果不能引起观众的情感认同,那这部电影注定是失败的。 同为表现创业过程的人物传记电影,《乔布斯》注定要拿来跟《社交网络》作对比。 从创...[阅读全文]